来历:北京青年报
登顶次日,刘红刚坚持“走”下山
7月15日,来自山西临汾的刘红刚用双手倒竖行走,花11小时登顶泰山主峰玉皇顶,全程约8000个台阶,磨坏了一双手套。为了让这次应战更满意,次日下山,他也坚持自己倒竖行走,花了7个小时,又磨坏了一双手套。天然生成双腿残疾的他,在32岁这年,圆了19岁时的希望。
小伙用手走路
19岁立志登顶泰山
刘红刚1987年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河底乡东安村,腿部的残损系先天性发育不全,腰部以下萎缩无力。
刘红刚告知北京青年报记者,由于日子的当地处在大山深处,周边都是土路,底子无法运用轮椅。小时候,他就靠双手支撑着身体一步一步直立往前挪。“那会儿一两天就会磨破一条裤子,并且由于活动不便利的身体下半部分会和地上触摸,移动起来十分不便利。”直到9岁,刘红刚发现了新方法——“我尝试着倒竖,刚开端仅仅觉得好玩儿,但后来发现自己活动自在多了。”
从刚开端的只能倒竖走几步路,到现在一口气能走三四百米,刘红刚现已坚持了22年有余。
在19岁那年,刘红刚有了一个希望——如果能攀爬五岳之一的一座名山,就不枉此生了。但由于身体状况和家庭条件,他从未和任何人谈及此事。直到本年,小妹刘婷婷大学毕业,这次游览才成行。刘红刚提议,将目的地定在泰山,既能和家人结伴出行,也能了却心中多年的希望。
战胜大雨影响
11小时后登上玉皇顶
说起当天攀爬泰山的状况,刘婷婷说,7月15日早上7点,她和姐姐就陪哥哥刘红刚从山脚红门开端向玉皇顶进发,11公里,将近8000个台阶。“其时许多路人都觉得不容易,有热心游客告知咱们,前面有一段十八盘很陡,我哥倒竖爬上去估量很困难,主张咱们坐缆车,但我哥坚持要自己走上去。”
刘婷婷称,他们走到南天门时开端下雨,后来雨下大了,避雨等了半小时,“咱们还冒雨爬了一段,我姐给我哥撑伞。避雨时我哥裤子都湿了,但他一向坚持着要往上爬,决不抛弃。”
刘红刚回想,比较老家土路的碎石,泰山景区的石阶算是十分平整了。尽管十八盘的台阶较陡,但都不足以构成难题。每爬三四十级台阶歇息半分钟左右,刘红刚以这样的速度一步一步向山顶进发。用了约11个小时,刘红刚一行三人总算登上泰山主峰玉皇顶。
在刘红刚看来,倒竖行走仅有两三米远的可视间隔、因下雨导致石阶湿滑都不是此次爬山遇到的大费事,最费事的是在下山的后半段,因石阶与手套长时间冲突,手掌发烫,“我觉得像是手掌直接在石头上磨相同”。
刘红刚告知北青报记者,在家里自己戴的是一副用车内胎卷成筒状固定在手上的“手套”,此次外出游览,为了便利,特意买了四副胶质手套,可是它要比内胎原料薄得多,所以长时间倒竖行走,会磨得手生疼。
“我要自己走上去,然后自己走下山,这才算是一次完好的阅历。”正是抱定了这样的主意,刘红刚即便在疲乏时,每走十几级台阶就要歇息一次,但也从未产生过抛弃的想法。16日15时许,刘红刚完结应战回到山脚,下山共花了7个小时。
“行走”速度不弱于常人
他要应战更多名山
刘婷婷说,爬完泰山,她的双腿特别酸痛,“我问我哥臂膀酸不酸,他说不酸,其时下山走到山底,他说手有点疼,现在也没事了,这是他第一次接连走这么长时间。”
终年运用双臂为腿,给刘红刚的身体带来不小的改变。使他的手掌外侧磨起了厚厚的茧子,并且臂膀上的肌肉堪比普通人的小腿,“行走”的速度一点点不亚于正常人。
与此同时,双臂也给刘红刚的日子发明了不少“惊喜”。由于长时间支撑身体行走,他臂力惊人。“我能比普通人干更重的体力活。比方掰玉米,在把玉米秆砍倒后,我掰玉米的速度能比普通人快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。”?刘红刚说。
第一次出远门,让刘红刚总算看到了外面的国际。尽管走在大街上,会有人对他的身体投来惊奇的眼光,可是新鲜事物的不断冲击让刘红刚充满了高兴感。特别是登泰山的旅程中,一路总会有陌生人留意躲避并为之加油打气,让他走下去的心里愈加坚决。“我站在山顶远眺,总算完成了多年的希望,真是特别激动。”事实上,刘红刚在泰山一路登顶的不易都被网友尽心记录下来了。不少偶遇此事的爬山者纷繁向刘红刚竖起大拇指:“咱们爬到一半都累得不行了,您的意志真是太强了!”
谈及今后,刘红刚说,这次登顶给了他很大的决心,如果有时机,必定还要应战其他名山。
(原标题:勉励!他用11小时倒竖登上泰山)